当前位置: 陕西招生网 > 汉中招生学校 > 汉中高中学校 > 郑县第三中学 > 学校简介 >
汉中市武乡中学于1956年3月2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,省教育厅批准,在原南郑县武乡镇建立南郑县第三中学(铺镇中学为南郑县一中,周家坪中学为南郑县二中);1959年元月,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郑县、褒城县、留坝县、汉中市四个县级单位,调整行政区建立大汉中市,学校更名为汉中市第七中学(注:现南郑县一中为汉中市第六中学);1961年9月,撤销大汉中市,恢复南郑县、留坝县、保持汉中市县级建制,学校更名为汉中市武乡中学;1964年8月汉中市更名为汉中县,学校又更名为汉中县武乡中学;文革期间,因武乡区更名为红武区,学校又名名为红武中学;1971年9月学校招收第一届高中学生(学制两年),又称汉中县武乡高中;1980年9月汉中县又更名为汉中市,学校又更名为汉中市武乡中学,1993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汉中地区建立汉中市,原汉中市更名为汉台区(县级),学校仍为汉中市武乡中学,由区教育局主管。汉中市武乡中学1956年8月第一次招收初中学生110人,由于校舍正在筹建中,两班学生寄读于铺镇中学,1957年3月迁回武乡中学。建校以来,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,面貌有了新的变化。
汉中市武乡中学于1956年3月2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,省教育厅批准成立。建校以来,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,面貌有了新的变化,从单一的以文化课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转变成为一个集美术、体育、音乐等多种学科齐头并迸,共同发展的特色学校。汉中市武乡中学位于巍巍天台南麓的武乡镇东村,是汉台区教育局直属完全中学,始建于1956年3月,占地38亩,迄今已有48年历史。学校绿树成荫,翠柏映院,鸟语花香,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境地。在48年的发展历程中,全体教职工发扬艰苦奋斗,无私奉献的园丁精神,使武乡中学在前进的道路上几经辉煌,不断壮大。
近年来,学校硬件建设初具规模,现占地25800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9960平方米,有教学楼三座,宿办楼一座,有可容纳600人的学生宿舍,学生食堂两个,教师食堂一个,学生浴池一个,绿化带一处,教学设备齐全,现有电脑教室两个,语音室一个,图书室一个,电教室一座。学校还将积极筹措资金新建一座四层综合楼,其顶层设计为垂直采光美术教室,新建一个多媒体电脑教室,在所有教室安装闭路电视系统,兴建高标准学生实验室两个,保证学生能亲自动手做实验,另将积极争取资金兴建一座学生公寓大楼,以彻底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,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建校初期,学校条件十分艰苦,教师不足,教学设备紧缺,当时的领导发扬大庆精神———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,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积极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,坚决杜绝初中生流失,并不断改进教育方法,提高教学质量。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始终走在汉台教育的前列,每年都有数十人考入各类中专院校,先后多次得到教育局领导的好评,同时,学校高中部亦曾辉煌一时。进入九十年代后,由于受到城市重点中学的冲击和地域的限制,高考升学率曾一度跌入低谷,出现了与零作斗争的尴尬局面。从1998年开始,学校提出了“稳住初中,狠抓高中,卧薪尝胆,奋发图强”的口号,上下一心,狠抓管理,狠抓落实,2002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16人,展现出了武中步入新世纪后的亮丽曙光。在此基础上,学校抓住机遇,谋求发展,提出了“以生源求生存,以质量求发展”的指导思想,在全体教师中提出了“我以学校生存,学校靠我发展”的口号,千方百计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,责任感。一方面,扩大招生,使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,提高了规模效益,同时也使武乡更多的孩子接受了更高更好的教育,开拓了更加美好的人生之路,学校人数从98年的79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400多人,几乎翻一翻。另一方面,学校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,充分挖掘内部潜力,加强“双常规”管理,使学校的高考一年一个台阶,稳步推进,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由2002年的16人,2003年的36人(含艺术类),到2004年激增到三本人数突破百人大关,二本上线人数62人,本科上线率达36%,二本上线率达22.3%,连续两年居汉台区农村片前列,同时也促进了高一招生,连续几年高一招生人数都突破500人,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。
学校由建校初的几名教师、两个班、一百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105名教师,一千四百多名学生的较大规模的农村完全中学。学校现有教学班25个,其中高一8个班、高二7个班、高三8个班,另有初中班两个。学校规模不断扩大,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,先后被区政府、区教育局授予“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”、“高考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2004年,在汉台区委、区政府召开的庆祝教师节大会上,学校再次被汉台区委、汉台区人民政府授予“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”称号。
网上报名登记
提交报名